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c语言实验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c语言实验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C语言是根据什么原理和机制生产汇编的?
用C/C++语言这类高级编程语言所编写的程序源码是利用一种叫做“编译原理”的技术,经过一些列的处理步骤,最终转变为汇编指令,再最后翻译机器指令。我们知道计算机只能处理和识别二进制指令,而我们所编写的程序包含各种较复杂的结构,例如 if语句、循环语句、继承、多态、虚函数等。其实,在很早的时候,计算机科学家们就已经在研究如何把接近人类语言的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机器指令了。这些研究成果都归属于“编译原理”领域,并且“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那么根据编译原理,C语言是怎么转换成汇编语言,总共分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 -> 2.词法分析 -> 3.语法分析 -> 4.语义分析 -> 5.优化 -> 6.链接
注意,我上面列出的过程是目前实际中真正***用的步骤,编译原理课程中没有把完整步骤列出来,只列举了核心的几个步骤。
上面每个步骤在编译原理课程中都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讲述。这里大概说一下每个步骤的作用吧。
1. 预处理:负责执行C语言中的#include, #if, #else 等预处理指令。注意,这里是去执行这些预处理指令。这些预处理指令的作用是根据你的系统环境配凑出最终版的源代码。
2. 词法分析:把你定义的函数名、变量名、预留的关键字等抽象化,用一个符号来代替,方便编译程序处理。例如上图中的main, return, printf等单词,都被看作一个符号,转换成M, R, P。在这个过程中,会检查你的变量名、函数名名称是否正确。
3. 语法分析:经过词法分析处理之后,程序代码已经变成一堆符号了,例如 I S T F ... M I R P(放心,人已经不认识了,但是计算机能认识)。这时的符号是打散的,语法分析负责把这些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抽象语法树(这个结构跟你写的程序代码的结构是对应起来的)。
C语言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的代码需要通过编译器将其转化为汇编语言,再由汇编器将其转化为机器码,最终在计算机上运行。C语言中的每个语句都会被编译器翻译成一条或多条汇编指令。
在C语言中,每个变量都有一个内存地址,在程序中使用变量时,实际上是在操作这个内存地址。C语言的变量类型和内存分配方式都可以直接映射到底层的硬件结构上。
C语言与汇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编译器实现的。编译器将C代码转换为汇编代码时,会根据C语言的规则和约定来生成对应的汇编指令。而汇编指令则是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的指令,它们可以被CPU直接执行。
总之,C语言通过编译器将高级代码转换成底层机器码执行,而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底层原理和机制。
c语言与中学数学有什么关系,可以通过代码举例子吗?
在高端装备中,常用西门子、FUNUC的数控系统,这些数控系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畅销,系统中的有关轨迹计算处理大量用到中学的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代数的知识,大都用C、ASM等编程语言来实现。我们国家数控系统起步晚,有发展,但是差距还很大。各位有志于数学基础研究的学子可一试身手。
中学数学有平面、解析几何,是编程的基础。西门子、FUNUC的数控系统有关轨迹方面的处理,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比如平面、空间中的直线一一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内直线一一直线,直线一一园弧,园弧一一园弧的位置关系;解析几何中位置关系的判断,相交还是平行;两图元相交时的交点如何计算,相切时的切线、法线的计算,交点的取舍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计算,如果用在几百个甚至几万个图园,让你通过[_a***_]编程来进行自动处理,自动判断直线、园等位图的位置关系,并且以此控制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机械运动,使得控制精度达到0.001mm,甚至更小的0.0001mm,其中的高科技值得我们研究一辈子。
典型的如FUNUC、西门子、F***OR的控制系统,风靡全球;国产的华中数控、广数在中国也很有名气,但比起进口的还是要差。
以上这些系统的数控部分都可用C语言编程实现,其中的轨迹部分与中学数学息息相关,以中数数学为基础。当然其中也要涉及高等数学的很多理论知识。
把解析几何用C语言表示,与数学在原理上一致,表示方法上略有不同。
如下图,是高中数学的一个知识点,我用C语言写了一下,把程序名及注释取掉了。各位读一下,看表示的是什么?
绝对的初、高中知识,与课本一样吗?欢迎各位踊跃一试。
总结:中学数学是基础,是很多领域编程的基础。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运用自如,再加上熟练的编程能力,搞一些轨迹计算的编程、控制应当是可以的。
高等数学,以及机械上经常用到的齿轮等在C编程中也经常用到,而且难度也更大,但这些都以高中数学为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语言实验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c语言实验原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